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Rutgers University改名為SC&I,沒Library了
今年初,該所教師以30比10的投票結果支持改名,其間還有系友發動抗議。根據Information Outlook(2009,02)和Library Journal的報導,該所2,100名學生中,只有27%(560位)是唸LIS的碩士學位,改名可以更有競爭力,提高能見度,強化與企業和個人捐款者之間的互動。
順便提一則負面的消息,Wall Street Journal今年初關閉Research Library,辭退兩名館員。WSJ的編輯和出版人員雖然表示圖書館關閉了很遺憾,但仍可以查檢各種資料庫,包括Facctiva,而這種數位化的移轉過程,已經進行很多年了。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讀書別靠意志力: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
就應用這本書所教的方法來讀這本書吧!這本書將學習分成四個階段:瀏覽資訊,處理資訊,儲存資訊,取用資訊,如下圖所示。我習慣用動詞名詞的語法,簡潔有力;作者(或譯者)用的是:資訊的瀏覽。

這是本書的精神:結構式閱讀,我的理解就是將閱讀有系統地加以架構,邊讀邊整理,而且是由大輪廓到小細節。所以接下來就來展開第一個階段。
瀏覽資訊
書中說,相關研究指出,幾乎所有高收人的人,每年至少會閱讀20本專業書籍。全世界位於領導階層的絕大多數菁英份子,都能快速而大量地閱讀。還有美國羅斯福總統在與人會面前,都會花約一個小時的時間,讀完跟對方有關的書籍或資料。(pp. 37-38) 可我沒有想要當菁英,但可以高收入也不錯,就來學學!
把我學到的畫成下面這張圖,如果您也有看這本書,我們可以來比較討論一下,應該會蠻有意思的。我真的有看,不是照著目次打的,頗得意呢!

結構式閱讀就像是拼圖一樣,先看盒子上的完成圖,再開始從四個角開始拼,然後再拼四個邊,再拼比較明顯的景物或主角;所以閱讀也應該如此,先看目次,建立picture,注意大小標題,再填入內容。為什麼不要一開始就細讀內容呢,因為維持生理心理平衡的緣腦對不熟悉的新訊息會產生負面情緒,先建立好架構,可以讓緣腦很愉悅地接受新資訊。
結構可以用心智圖描繪,運用全腦閱讀而不是文字線性的左腦閱讀。要加快閱讀速度的方法是不要讀字,而是要讀意義單位,其實就是不要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而是要抓關鍵詞,這點超讚同的,而且效果好,建議大家用書上的方法練習。可以用手指加快閱讀速度,這好像是無意識的反射動作,只要快讀時,我的手指自然就會出現,觀察過很多人都會這樣做;不過我都是用食指,書中教我們要把食指與拇指圈起來,用中指輔助。啊,我們不是要抓關鍵詞,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讀,所以手指頭不要從一行的第一個字開始,而是從句中的第一個關鍵詞開始往後滑,這是我自己的習慣啦,不知道對不對。
如果要閱讀的內容很多,可以分段,用長條便條紙分段夾註,這樣可以有馬拉松效應,就像馬拉松選手一樣,快到終點就開始衝刺。其實爬山也是一樣,和家人、同學一起去爬山,我快走不動了,家人和朋友都會說剩下幾公尺(其實我沒概念)快到了,聽到人聲了,快到了,我就覺得一股力氣衝上來,快快走。閱讀也要為自己創造這種效應。我好像不能再寫了,不然出版社可能會來抗議,請我喝咖啡,我再細細說從頭。
處理資訊
主要介紹心智圖(mind map)與壓力管理。關於心智圖的部分,將會另外寫一篇文章介紹,同時介紹Mind Manager軟體的用法。
儲存資訊
我們的大腦所能記住的訊息,光靠閱讀只能記得10%,聽20%,看30%,聽與看50%,講給別人聽70%,實際運用知識90%。
取用資訊
只有一頁耶!作者說如果前三個階段都做好,考試時就能順利取用所儲存的資訊,像他一樣名列前茅;可我還是感覺好像作者還沒有寫完,出版社一直催就交稿就出版了?!
最後就用下面這張圖總結這本書。 這個圖太小了點,如果您想看清楚一點,請用【PDF】,圖中方框右/左下角之+號,均可點選展開下一層喔。

格綠寧(Gruning, C.)(2009)。讀書別靠意志力(莊仲黎)。台北市:圓神。
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我讀ㄟ冊:Graduate student and faculty spaces and services
在講到空間規劃或服務、行銷時,總是將顧客(其實國內似乎很排斥「顧客」這個詞)區分為教職員生,這樣的區隔真的太粗了,很難到到味。終於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的SPEC Kit針對大學圖書館的空間與服務如何滿足研究生和教師在教學、學習與研究的複雜需求,做了調查,寫個讀書報告吧。
ARL在2008年3月寄發網路問卷給123所會員圖書館,只有65家圖書館(其中六家在加拿大)在期限內回覆,回收率53%。回覆的65家中,有48家(74%)表示有提供或打算為研究生與教師專用設計服務或空間;大部分是提供或設計空間/服務給研究生和教師,只有七家圖書館是專門為研究生提供服務/空間,有兩家是專門為教師提供服務/空間。有13家針對不同學域(discipline-specific graduate students)研究生提供空間/服務;其中8家也針對特定族群教師提供空間/服務;大部分是鎖定人文或社會科學為服務族群。
提供什麼服務?
36家圖書館為研究生和教師提供科技服務(technology services)。雖然有小部分圖書館提供沒有科技的研究空間(study spaces),大部分圖書館(36家有32家,89%)提供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給研究生和教師使用;其中七家為研究生和教師提供桌上型和筆電,其他17家只提供桌上型電腦,另外11家只提供筆電。複製設備(reproduction equipment)、顯示設備和電腦週邊是第二項圖書館常提供的科技,但這些設備通常不是只提供研究生或教師使用。有14家圖書館(39%)提供軟體工作坊或協助(Software workshops or assistance)。比較令人驚訝的是,有11家(31%)表示有提供館員協助複印和掃描,其中有八家也提供館員協助的數位化服務。
大部分的圖書館(27家)提供的仍然是standard library services。有26家(96%)提供遠距、服務台或者預約的參考或研究協助(reference or rsearch help),其中有48%是三種方式都提供;只有9家只提供一種參考或研究協助,其中有8家提供遠距參考/研究協助,一家提供預約服務。有16家提供數據資料或GIS服務定;11家兩種都提供。書目管理軟體和協助有20家(74%)提供,算是相當普遍,只有四家限定服務族群。
有些圖書館提供較為特殊的服務。有一家圖書館提供會議(conferences)或交流坊( colloquiums)的服務,一家圖書館舉辦專家演講,另一家則是舉辦研究生工作坊(workshop)。
17家圖書館提供teaching support services,大部分(14或82%)提供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s and assistance,其中有一家限定這項服務只為教師提供。11家(65%)同時提供instructional skills和educational technology workshops,其中六家也是供learning object creation workshops,顯示結合這些服務可以產生綜效。有六家圖書館提供video conferencing services,其中4家也提供vodcasting 和podcasting,另外二家只提供podcasting。
18家表示有在圖書館服務空間為研究生和教師提供personal growth services,包括persoanl counselling, dissertaion completion support, writing clinic等。傳統圖書館相當普遍的資訊素養/書目利用教育,在37家圖書館中只有15家有為研究生和教師提供資訊素養或書目利用,這點頗令人驚訝。很多圖書館表示其所提供的personal growth services,並不限研究生和教師;有四家同時提供academic content development 和writing/edition service。還有一家圖書館很貼心地為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提供服務。
接下來介紹幾家圖書館的服務
Brown University Library
由首頁可以知道布朗大學圖書館有區隔客群提供服務,而且將大學生、研究生、教師區隔為獨立的客群,此外,還獨立出Medical School,當然校友和訪客是一定要的啦,還有不可少的「捐款給圖書館」。

布朗大學圖書館為研究生提供的服務有那些呢? 分成Research, Teach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在研究方面告訴研究生如果布大圖書館沒有您要的館藏可以查WorldCat;如果在研究過程中有問題可以預約學科館員做一對一的研究諮詢(Research consultations with a librarian);不想到圖書館來,可以Ask your subject librarian,不知道學科館員是誰可以Find librarians by subject,更酷的是在 subject guides網頁就直接掛學科館員的名字、照片(都很開心讓我覺得可以放心去問他/她),下圖的教育學科館員最酷,直接在左邊提供線上諮詢(不過我貼時剛好離線),這樣的好處是讀者一碰到問題就可以馬上問,如果要等一下問或發email問,可以就想說算了。
Teaching的服務應該考慮到研究生可能當TA或RA,所以先教怎麼放指定,然後再提供研究與教學相關能力的課程,如:Library and research skills instruction、Customized course guides to research and resources、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Group、Classroom technology/Media Services。
專業發展部分,提供三項資源與服務:生涯發展中心(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提供研究生涯相關資源幫助研究生準備參加conference,選指導教授,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存活下來,還有畢業後怎麼找工作。這部分我真的覺得超讚的,如果我是布大的研究生我會覺得圖書館真的很了解我,真的是跟我同一國的。
當然研究生的日子要過得好,研究能力一定要好,所以提供Software and skills training;最後一項是Sheridan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布大圖書館也針對教師的需求提供個別化的服務,其中有兩項我頗心動的,第一項是40小時內E-delivery of journal articles ,還有一項是幫忙做數位化學生作品和教師的研究;還有一項是我自己超需要的:Advise on copyright, fair use, and NIH compliance 。除了布朗大學外,還有很多大學圖書館也都有超棒的服務,沒時間一一介紹,簡單列一下好了。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ibrary:針對教師提供教學支援、研究支援、圖書館取用和借閱、電子資源等服務。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Library:提供online library research course教大學如何發表學術期刊論文(Publish, Not Perish: The art & craft of publishing in scholarly journals)。哇,超讚的,國內應該也很需要,老師和博士生都要I,甚至碩士生都開始I了,聽過很多場類似主題的演講,真的覺得圖書館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介入可以幫忙。
哇,插一下題外話,有回聽到一位年輕教授質疑圖資系為什麼大學部要上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的課程,因為他是當紅炸子雞,我人微言輕,當時一句話都沒說,只是驚訝到嘴巴都張開了,至於為什麼,看看國外各類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不說自明。統計課程也是同樣的道理。 -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圖書館提供服務幫老師抓抄襲,我也想要。
講了這麼多資源與服務,那麼空間呢?research commons是一定要的啦,Indiana University Library就有;Ohio University Library則是設Faculty Commons,University of Virginia則有Scholars' Lab。
當然,這些資源、服務和空間都需要館員來經營,專業能力也是值得關心的。
Lewis, V., Moulder, C., &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2008). Graduate student and faculty spaces and services.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