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搬過來的時候,進研究室總是標準動作:開燈,開電腦,走到書桌。有一天因為手上東西太多了,所以沒有手可以開燈、開電腦,然後直接走到書桌,因為接了一通電話,接下來就開工,壓根兒忘了開燈這回事兒。直到太陽公公離我愈來愈遠時,才發現自己沒開燈;也才發現要不要開燈應該是一項決策,而不是習慣。
在和學生聊天時,也提到如果研究室的開關換個方向,應該只要開兩排燈管,靠近門口電腦工作區。用講的太複雜了,畫張示意圖。目前的開關設計是直向的A、B兩個開關,如果要用電腦,就得開燈,一開就得全開。如果當初設計時有考慮到自然光源,把開關設計成橫向的X、Y、Z三個開關,那麼要用電腦,只要打開X開關即可,有學生來討論功課,再開Y開關,太陽公公休假時再開Z開關。開關換個方向,能源可以更有效利用。有回去參觀法鼓山,針對一個空間考慮不同的活動需求,設計不同的燈光,專業與貼心,令人感動。關於燈光開關,還有另一個偶而會碰到的現象,順道一提。
偶而外出上課時,會碰到會議或上課空間的燈光設計,沒有考慮到安裝或使用液晶投影設備之需要。雖然現在的科技設備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靠近螢幕的地方燈光太亮還是會影響投影效果,所以燈光開關設計時還要同時考慮簡報需求。燈光開關應該與螢幕平行,同樣可以上面這張圖來說明,如果PC位置是螢幕,那麼X、Y、Z的開關設計是優於A、B之開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