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18/2009)在東吳大學圖書館談館際合作提到館合平台的推薦服務,在回學校開會的捷運上思緒回到了那個古早的年代.........
在圖書館還沒有全面自動化的年代,每本書後面都有一個書後袋,裏面放了一張書後卡,要借書時就把書後卡拿出來簽上名字,館員會將書後卡依類號順序排列,待書還回來時,再把書後卡插入書後袋中。所以只要看每本書的書後卡,就知道那本書被那些人借過,真是超讚的推薦資訊,在自動化的今日,我們拿起一本圖書館的書,是無法知道這本書曾經被那些人借過讀過的。
以前去圖書館找書時,喜歡把架上的書一本一本拿下來,翻看書後卡,看有沒有名人借過這本書,尤其是休閒閱讀時,看到名人借過的書,就覺得自己也應該要看,所以就借啦。
在圖書館實習時(我們那個年代是大一到大四每個學期都要到圖書館實習的),經常有上架、讀架的機會,我其實也都不排斥,因為我邊上架也會隨手看一下這些書是被什麼人借的。一張小小的書後卡,帶給我很多的樂趣。
全面自動化讀者不需要填書後卡了,減少了圖書館加工處理的成本和時間,可惜的是書後卡上的寶貴資訊也沒有了。現在當我們拿起圖書館的每一本書時,無從得知這本書打從進館後有沒有人借過,是什麼人借的,什麼時候借的。這項資訊在以前是公開資訊,現在是個人隱私資訊。
那個我們可不可以透過data mining等工具提供讀者適當的資訊,幫助讀者選讀適合自己的圖書呢?例如:圖書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本書進館後被多少人借過,借的是老師還是學生,或者老師的借閱次數和學生的借閱次數,如果可以的話,讓我知道這是那個學院的讀者借的。
可惜手邊沒有書後袋和書後卡的圖片可以附上,現在的學生可能沒看過。